产品资讯

一个麻醉科医生的30年:无影灯下的生命保卫战

2019/1/28 16:22:24

手术室里,医生正在为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做术前准备。消毒,上药……一切都在正常地进行。忽然,刚刚实施全身麻醉后,病人突然出现罕见的高血钾并发症,进而发生窒颤。病人危在旦夕!

无影灯下,医务人员紧张而有紊地进行抢救。人工心脏按压、肾上腺素心内注射、胸外250住焦耳电除颤,全都无效。……半小时后,第五次抢救又开始了,当电除颤率增至360焦耳时,病人周身一震,心电图上出现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波形,患者慢慢恢复了自主呼吸,神志也逐渐清醒,病人终于挣脱了死神的纠缠。这场与“死神”交战的组织者就是长征医院麻醉科主任石学银教授,在近30年的从军、从医人生路途中,他用无私的爱和奉献谱写了一曲曲辉煌乐章。

与麻醉科结下“不解之缘”

1984年,满怀信心的石学银以优异的成绩从第二军医大学毕业了。因为读书时在内科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意气奋发的他想在心血管内科领域大展身手。但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被分配到了长征医院的麻醉科。20世纪80年代,在许多人眼里,干麻醉比干临床“矮”半截。当时几乎所有医院的临床麻醉工作都相对薄弱。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曾让石学银一度起了情绪,然而,当时一位长者的一席话,说服了他。

“第一,一个好的麻醉医生一定要有好的内科基础,要保障病人安全无痛地渡过围手术期,麻醉医生就是外科领域里的内科医生。第二,麻醉科需要新生力量,把你放到麻醉科也是给你压担子。”就这样,作为该院麻醉专业的第一位本科毕业生石学银走进入了麻醉领域。自那时起,他27年如一日,坚忍不拔,敢于创新,勇于超越,刻苦钻研,从一名普通的麻醉医师逐步成长为上海市科技领军人才。

初次走进手术室,生命毫无遮栏地暴露在无影灯下,各种手术器械轮番探入洞开的生命体,站在生死之间、灵肉之间,石学银的心颤动了,他深感麻醉医生的责任,“麻醉医生的工作贯穿于术前、术中、术后全过程,在围术期肩负着维护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责任。”与麻醉工作结缘后,血气方刚的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为麻醉医生争口气。

“我在大学学的是共公医学,没有接触过麻醉,我只能在工作中边干边学。”回忆自己的那段时光,石学银说:“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能力,我几乎天天待在科室,一有麻醉手术就去帮忙,节假日经常“泡”图书馆查资料阅读医学文献。”20余年执着于麻醉领域并卓有建树,石学银却有一个无法解开的心结。当他还是住院医生的时候,一次,一名伤寒、胆道蛔虫的8岁男孩,在进行手术探查时,刚刚打开腹腔小男孩突然出现了意外,由于当时医院条件和技术力量所限,最终小男孩没能从手术台上下来。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孩子父母的哭喊声不断在石学银的脑海中响起。从那时起,石学银对自己说,将来一定要成为改变麻醉科现状的人,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于是,他发奋努力,1987年成功考取了全军麻醉创始人之一王景阳、廖锡鳞教授的硕士研究生。三年的学习,不仅让石学银丰富了学识、加深了对麻醉的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他利用这段时间培养了很好的临床思路和哲学思维。“我看问题视角与以前不一样,这让我终生收益。”

学无止境。为了磨砺自己,更好地为手术医生保驾护航,1999年他远涉重洋,赴美国波特兰圣文生医院学习工作,令其在专业领域豁然开朗。这让他如虎添翼,一心想学成后为实现鸿鹄之志一展身手了!

回国后,石学银没有片刻休息便立马投入到工作中,他介绍国外的学术前沿,宣传先进的从医理念,手把手地把技术传授给年轻人,心贴心地和老教授商谈强科之计。麻醉科日均手术百余例,急诊手术百例,大型手术多,高龄及合并夹杂症患者又逐年增加。面对这些困难,石学银创造性的将3P医学概念应用到临床麻醉管理中,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制度。施行麻醉三级负责制,主任巡查制,制定了各种麻醉意外应急预案并定期考核,严格麻醉操作和管理规范。在他的带领下,麻醉科实现了17.8万例手术患者围术期无麻醉相关死亡及麻醉并发症,麻醉安全管理进入国内外先进行列。同时铸炼了一支技术过硬的临床团队,麻醉科连续多年被医院评为“安全科室”和“标兵科室”。2009年,又获第二军医大学“标兵科室”荣誉称号,立“集体三等功”。医院领导戏称麻醉科是无影灯下的“无名卫士”。

搞专业,他有股“钉子”精神

石学银说,医学有时是需要冒险的,没有冒险就没有突破,没有创新。

长征医院颈椎手术例数、手术成功率均居全国前例。然而在这些成功的背后,麻醉科医生打赢了一场场生命保卫战。以往这类手术一直采用局麻或颈丛阻滞完成手术,但患者承受的肉体和精神创伤很大,且严重限制了手术的操作和发展。石学银教授在长征医院第一个为颈椎手术实施全身麻醉,随后全身麻醉开始在颈椎手术中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也促进了长征医院颈椎外科手术的迅猛发展。颈椎手术患者的气道管理一直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该类患者存在困难气道,而插管本身又会加重颈椎或脊髓损伤。为此,他带领的团队查阅了大量资料,仔细钻研和借鉴国内外同行的经验,制定了“颈椎手术气道管理系列规范”,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迄今为止,我院已经完成颈椎手术2万余例,未发生严重的麻醉相关气道并发症。为此,上海医学会特邀麻醉科主办困难气道处理学习班,在全市推广他们这一颇具特色的麻醉技术。

但是,获得这一突破的石学银并没有满足。他又将目光投在了器官移植的麻醉上。他在国内率先将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应用于肝移植患者的病肝切除阶段,并提倡在肝移植围手术期实现“目标容量治疗”,有效地减少了手术失血,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在重症肝炎患者肝移植麻醉和急救处理上,他制定了一系列的处理指南,提高了重症肝炎患者肝移植术的成功率,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其与肝移植中心团队共同因“肝移植救治重症肝炎97例经验”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2005年他作为亚太地区容量治疗大会唯一的中国受邀演讲者,宣读了关于肝移植麻醉容量治疗的论文。迄今为止,该中心已取得了连续700余例肝移植手术围麻醉期零死亡的可喜成绩。

在肾移植麻醉上,石学银大胆创新,改变传统的麻醉方式,采用有创动脉压监测下实施全身麻醉,并制定了麻醉管理方案,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全麻应用至今已有600余例,没有发生与麻醉相关的并发症和意外,受到外科医生的高度评价。

十年磨一剑。在石学银的带领下,麻醉科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科技攻关和上海市委重点项目等10项课题,研究资助经费300万元,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160余篇,近2年,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获批专利8项。

干工作,他是个“拼命三郎”

“为了病人的健康,作为医生要敢于承担责任。”这是石学银常说的一句话。石学银时刻牢记麻醉界前人的告诫:“只有小的手术,没有小的麻醉。”从事麻醉专业以来,他不分白天黑夜,总是随叫随到,潜心研究和开展疑难危重病人的麻醉处理与治疗工作。只要是重要的麻醉手术,他都要亲自去看,确保万无一失。与手术医生相比,他坚持来得早一点,走得晚一点,到病人那里跑动得勤一点。已经记不清他把多少个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让多少个患者重新点燃生的希望。他以高超的技术、敬业的精神赢得同行和患者的一致认可,身边的同事都称他为“拼命三郎”。

2007年,16岁的中学生小韩在施行脊柱侧弯矫正术时,麻醉医生按麻醉常规为其进行麻醉诱导插管,突然病人出现全身肌肉强直,腿部抽筋一样肌肉瞬间失去了弹性,无法动弹。几乎是同时,所有的监测系统都报告了“异常”――血气:二氧化碳分压高达83﹒6 mmHg,Ph为7.10;心率180次/分,体温:38.5℃。“不好,恶性高热发生了”!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作出了第一反应。这种临床极为罕见的症状让手术台前所有的人震惊!

突如其来的险情就是一道无声的命令!容不得片刻犹豫,石学银主任果断下令立即停止手术。“控制体温,保护重要脏器”,所有医生护士投入到用冰毯、冰袋、酒精擦身的“战斗”中。为防止体温继续上升,同时开通几路静脉,大量输注冷冻过的平衡液。半个小时后,患者的导尿管里流出了深茶色的小便。这意味着,被破坏的肌肉组织溶解出的大量肌红蛋白已进入血液系统,并经肾脏排泄。相关检查数据显示:“血肌红蛋白”“尿肌红蛋白”“肌酸激酶”等一系列化验指标远远高于正常值60倍以上!几乎每一项指标都是致命的!全科的人把目光都集中在石主任身上。

不能束手待毙!为了挽回患者年轻的生命,石学银决定与“杀手”拚一拚。他沉着指挥,现场有条不紊。病人起起伏伏的高热与严重心律失常及急性肾衰等等,犹如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关卡。但是10余名医护人员夜以继日精心维持着患者各项生命参数,经过24小时争分夺秒的抢救,排除了一个又一个险情,年轻人的生命被挽救,创造了一个医学奇迹。

 做科研,他有一股了闯劲

石学银说,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麻醉科是一个年轻的学科,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只要善于发现问题、肯钻研、有毅力、创新空间很大。

脊髓损伤是一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和生存质量的创伤,也是部队战士作战和训练时常见的损伤。早在2000年,石学银就以脊髓损伤围术期处理做为自己团队的研究方向,并形成了一系列成果。“平战时脊髓损伤后心血管可塑性研究”项目获得2007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随着上海市在国内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手术患者比例也迅速上升。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石学银又将POCD作为另一个研究方向,他带领科研团队,在POCD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该研究先后获得上海市科委基础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围手术期重要脏器的保护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自2007年始,石学银带领科研团队,开展了围术期多器官功能保护的研究,在肺、心脏、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研究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多篇研究在国外杂志发表。

在新技术研发上,石学银也有自己的得意之作。他发现目前在临床使用的进口可视喉镜携带不便,容易成雾影响视野等缺点。在实践中,石学银带领团队不断的摸索研究,研制出了一种符合国人气道解剖的可视喉镜,该喉镜具有万象调节、防止交叉感染、防雾和携带方便,且价格低廉等优点。在2010年的全军麻醉年会上,该喉镜受到同行专家的一致好评,认为能有效降低高位颈椎手术患者和困难气道患者气管插管的风险和并发症。目前,该喉镜已经授权6项专利,通过了临床验证,并实现批量生产。

为事业拼搏进取、殚精竭虑;为患者古道热肠、肝胆相照,这是石学银教授行医从教的行为准则,也是他躬身实践的真实写照。多年来,他恪遵为医要“自律”、“自戒”的处世信念,热心为患者服务,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由于工作出色,他先后荣获军队院校“育才银奖”、军队基层建设标兵、上海市科技领军人才等荣誉,荣立三等功2次。

30个春秋岁月,学者石学银执着探索,在麻醉领域闯出了一条新天地。而医者石学银,将大爱与无私给予了患者,在职业的道路上问心无愧、欣然自得,赢得了最普通但最珍贵的尊重。如今,50岁的石学银,仍将敏锐和痴迷于科学的未知,因为下一个精彩刚刚开始。

                                                                                                                                                              本文来源:东方网



我们是许多世界知名生产厂家的合作伙伴,专注于手术室内的医疗设备。

  • 返回顶部
  • 13360325846 18520945198
  • 在线咨询
  • 微信二维码
    关注你附近